多所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2024-05-07
关注

最近,人工智能学院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相继成立。

 

清华大学

 

4月27日,清华大学成立了以“人工智能核心基础理论与结构”和“人工智能”为重点的人工智能学院 X“以高定位、新机制建设中国自主的“AI顶尖人才和原创创新基础”两个关键方向。

 

据报道,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基于国家战略布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顶尖人才;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理论人才的“人工智能” X“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巩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实现成果应用转型的突破,让人工智能更好地实现数千个行业;坚持高水平开放,打造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国际交流合作品牌;依托清华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和北京的产业发展优势,发挥主导作用,建设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据悉,清华大学于1978年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教研组,1985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智能机器人实验室,1990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智能”命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新时代,清华大学先后成立了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所、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所、智能产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志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姚期智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世界上处于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上海交大

 

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与企业深入合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颈”问题,构建全链创新体系,产生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科技成果,在人工智能领域打造“黄埔军校”。

 

此外,为了进一步聚集产业资源,上海交通大学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浦鑫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华为、科大讯飞、尚堂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壁崖科技等9家重点单位签订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半是“交通大学”企业。

 

据介绍,这些单位将依托人工智能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创新技术开发、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产业、大学、研究协作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水平人才培训合作,并提供资金、计算能力、人才等支持。

 

电子科技大学

 

4月11日,在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下,四川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成立。学院以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经济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腾讯、华为等企业和科研机构为合作单位,整合四川大学、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优质资源,在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基础上建立。

 

学院主要采用“1” N“政府学校企业建设模式,将通过“政府、产业、研究、应用”综合体制机制创新,分层分类创造创新、复合、技术技能人才团队,促进人才培训从学校到多学校、科技创新从单一团队到联合整合,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有组织地开展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协调研究,直接赋予优质企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努力在人工智能领域建设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JSSIA整理)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