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一年,上海未来产业先导区取得了哪些进展?

2024-03-21
关注

·未来,上海将继续从四个方面推进未来产业试验区的建设。一是举办全球“未来产业之星”竞赛,二是推进未来产业试验区建设,三是实施未来产业试验场“揭示”,四是丰富政策工具箱。

·临港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三个未来产业试验区在上海成立已经一周年了。试验区在过去一周年中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如何促进未来产业的发展?3月21日,上海市未来产业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二级检查员、技术进步部主任李宇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上海重点编制未来产业“一产业一计划”,发布基因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新储能、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模型等行动计划。同时编制未来制造、XR技术、深海探索、量子技术等一批未来产业白皮书。支持浦东新区、嘉定区制定区级行动计划,支持未来产业试验区制定专项支持政策。

李宇宏表示,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推动未来产业的第一个示范应用:一是全球“未来产业之星”竞争;二是促进未来产业试验区建设;三是实施未来产业试验场“列表”,加强产业、大学、研究、应用的深度整合,建设未来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大中小企业整合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四是丰富政策工具箱,通过编制创新产品推荐目录,促进政府首次订购,加强未来产业投资委员会建设,引导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向未来产业倾斜。

李宇宏表示,将重点关注生物制造、量子技术和6G、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标志性场景,努力跑出一批“核爆点”,加快形成新的生产力,新的储能、深海探索、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领域。

2022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建设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面向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新型储能等16个细分领域,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

自《行动计划》发布以来,上海成立了张江、临港、大零号湾三个未来产业试验区。过去的一年是生成人工智能技术爆发的一年。澎湃科技注意到,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三个未来产业试验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浪潮。

临港新区管理委员会高科技部主任陆瑜表示,临港通过“滴水湖人工智能创新港”建设,努力建设未来智能产业的重要集群。此外,引进智元人形机器人、中车艾森迪水下机器人等项目,重点关注通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轨道。在未来的健康产业方面,临港新区加强了基因和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合成生物学、脑接口、人工智能辅助、高端医疗图像等产业轨道布局。陆瑜表示,根据临港产业的发展基础和特点,未来临港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周凯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张江科学城抓住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浪潮,“AI为基本技术路线,开展“小脑、大脑、云脑”融合的智能进化。突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点。其次,张江将加强张江品牌,打造未来产业集聚高地,加强世界人工智能会议、张江生物医学周、半导体高端论坛等国际产业会议和高端论坛。

闵行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刘佳表示,在产业领域,大0号湾试验区专注于未来智能、未来能源和未来空间三个方向。其中,未来的智能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芯片、量子计算、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下一阶段,将围绕空间信息、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发布高质量的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的技术研究、产品迭代和场景应用。

您觉得本篇内容如何
评分

评论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提交评论

感知狐

这家伙很懒,什么描述也没留下

关注

点击进入下一篇

稳石AMR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业中带来哪些帮助?

提取码
复制提取码
点击跳转至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