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传感家居

116

帖文

0

关注

92

获赞

关注

横琴非遗:传统和香连琴澳,多元共筑非遗桥

2天前

“传统和香制作技艺”拜师仪式暨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揭牌圆满举行

2025年2月18日下午三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和香制作技艺”的拜师仪式在横琴香洲埠翠薇阁艺术馆隆重举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及珠海各界媒体莅临现场,共同见证此次拜师仪式,并为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正式揭牌。本次仪式以“香承古韵·匠心永续”为主题,展现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琴澳文化的融合,现场仪式上,八位文化背景迥异的弟子——李婷、邝蕊妮、周嘉荧、黄楚雲、李晨菲、李智文、吴婵、朱艳冰与香结缘,奏响了非遗香文化传承的时代强音。同时,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正式揭牌,也标志着“传统和香制作技艺”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图为基地揭牌仪式后黄宇杰局长、琚翠薇老师及全体弟子与到场嘉宾领导合影)

政策赋能,打造非遗传承新高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黄宇杰局长表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和香制作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拜师仪式以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对传承人的敬重之情以及对非遗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黄局也对“和香非遗体验基地”的正式挂牌成立表示祝贺及肯定:“这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广大琴澳居民提供了体验传统文化、感受非遗和香的窗口。”民生事务局也将持续搭建平台,让“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成为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阵地。

以香为媒,书写湾区非遗故事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和香制作技艺”负责人琚翠薇在仪式前表达了对徒弟们的期望,希望他们保持敬畏之心、精研之心和传承之心。“作为传统和香的传承人,要以香为媒,架起文化互鉴的桥梁,讲好非遗故事,让世界闻到非遗和香的独特韵味。”

(图为“传统和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对弟子们寄语)

以德传艺,续写千年香事华章

拜师仪式上,弟子们正衣冠,齐声朗读拜师帖,并依次呈递,送上束脩六礼:肉干(敬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图大展)。琚翠薇老师诵读回师帖并赠予弟子们传承信物,仪式遵循古礼,庄重典雅,弟子以作揖礼三拜师父——一拜传道、二拜授业、三拜解惑,并向见证人和现场所有嘉宾行感谢礼。仪式结尾,八位弟子依次敬茶以表授艺,随着一声声的“师父,请喝茶!”响起,拜师礼成,“传统和香制作技艺”至此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图为拜师仪式中弟子们齐声朗读拜师帖)


(图为拜师仪式中“传统和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赠回徒贴)


(图为弟子们向“传统和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行拜师礼)

基地揭牌,非遗体验架设“跨域桥梁”

仪式结束后,民生事务局黄宇杰局长、琚翠薇文传公司董事长黄朝曦、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共同为“横琴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揭牌。该基地旨在通过香学培训和拓展活动,培养大湾区对传统文化有热爱的人才,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基地将作为琴澳以香对话世界的窗口,为琴澳居民提供一站式体验制香、品香、香文化创意活动的机会,助力非遗和香文化走向大众、走出横琴、走向世界。

(图为黄宇杰局长、琚翠薇文传公司董事长黄朝曦、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共同为“横琴和香非遗体验基地”揭牌)


采访现场,多元传承者的传承宣言

揭牌仪式后,琚翠薇老师的弟子们接受了采访,分享了她们学习非遗的契机及传承非遗的决心。

李婷:澳门人的横琴非遗之旅

李婷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从小接触书法和国画,对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喜爱。在2025年春节晚会展示出的满满非遗,也让她内心很激动。在大年初六,李婷特意来横琴参观三星堆展览,并在文创区看到了琚翠薇老师的非遗和香的展示与介绍,由此产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来横琴拜师学非遗。经和家人们商量后,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肯定,李婷希望自己在学有所成之后,能把这项技艺带回澳门,让更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都能来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


(图为黄宇杰局长在了解澳门弟子李婷决定来横琴学非遗的契机)


邝蕊妮:学非遗的加拿大华人青年

邝蕊妮是一名加拿大籍华裔,尽管出生和成长在加拿大,但她从小在父母的培养下学习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2024年,她来到横琴学习和工作,被这里飞速的发展和丰富的文化艺术氛围深深吸引。春节期间,邝蕊妮参观了横琴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三星堆展览,其中非遗和香文创展示让她印象深刻。她决定拜“传统和香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为师,学习和香文化。在琚翠薇老师的指导下,邝蕊妮不仅深入了解了和香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计划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将师父的中文讲解翻译成英文,让更多人了解非遗香文化。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生活在横琴的外国人有机会体验中国传统香文化,向世界讲好非遗故事。

周嘉荧:00后大学生的非遗传承

周嘉荧是珠海的一名大二学生,自初中起便与琚翠薇老师结缘。在寒暑假期间,她常到艺术馆学习,品闻数百种香气,了解二十四节气与香的关系以及非遗文化的故事。她还多次跟随师父参加香文化交流活动,在此过程中不仅拓展了眼界、提升了审美,更学会了社交礼仪、为人处世的方式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周嘉荧表示,师父传授的不仅是技艺,更是经验、智慧和精神。作为一名00后,她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未来她也将虚心求教、不断进取,为非遗传承贡献更多力量。

黄楚雲:在翠薇阁开启工作与香文化的传承之旅

黄楚雲是一位广东茂名的青年,于2023年到翠薇阁艺术馆工作,也正是在这里,她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工作与香文化传承之旅。她回忆在面试时,翠薇阁内弥漫的香气深深吸引了她,让她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喜悦,也让她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在翠薇阁,黄楚雲通过镜头记录师父制香的过程,深入了解香文化背后的历史与智慧,收获颇丰。在师父的带领下,她还参与了各类交流活动,每当看到香文化得到喜爱和肯定,她都感到无比自豪,并乐于将这些美好时刻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在工作和学习时,琚翠薇老师常教导她:“专业需扎实,人情要练达。”黄楚雲深知,传承香文化不仅需要技艺的精进,更需要将这份文化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李晨菲:以香文化赋能养生餐厅

李晨菲是一位出生在珠海的湖南女孩,她的父母很看好横琴的发展,并选择2016年定居横琴,她也因此成为“新横琴人”。从小对传统文化充满兴趣的她,8岁学习古筝,后又学习醒狮,大学毕业后选择在横琴创业,开设了一间养生主题餐厅。在经营过程中,李晨菲发现香文化对舒缓压力、提升精神生活有着独特魅力,于是将沉香引入餐厅。她发现港澳客户对这种香氛十分喜爱,并乐于聆听香文化的故事。如今,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分享,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李智文:从繁华香港到三灶的非遗传承

李智文是出生在珠海的汕尾人。因为在澳门和香港工作了近 10 年,见识过都市的繁华,也感受过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而近两年的横琴,也让李智文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咖啡师,李智文对香气格外敏感,而当她闻到了琚翠薇老师的和香后,莫名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原来和香不仅好闻,也对身体有很多益处。于是,36 岁的李智文决心重新开始学一门手艺,增加一个新的身份,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日后能够向港澳地区的同胞,讲好中国故事,分享更多香文化。

吴婵:新媒体人的非遗情怀

作为一名在珠海出生长大的青年,吴婵亲眼见证了珠海和横琴的高速发展。她记得读小学时来横琴春游,这里是郊野绿林;而如今的横琴早已是国际化都市的景象。吴婵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是源于2016年,到今年是第十年时,她终于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热爱而行动,开启在横琴的新征程。吴婵是一名新媒体达人,也是小红书博主,常常往返珠、港、澳,记录和发布有趣的故事,也收获了很多粉丝和支持者。而在学习非遗后,吴婵也希望通过自己擅长的互联网领域发声,让更多两岸三地的朋友们喜欢传统文化,讲好和香的故事。

朱艳冰:从中医到和香的非遗传承

朱艳冰是珠海斗门人,自2000年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并学习中医相关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她深刻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024年,朱艳冰有幸结识横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和香制作技艺”负责人琚翠薇老师,深入了解传统和香制作技艺的精髓——“香药同源”和“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她发现,一款好香不仅好闻,还能有益于身心。《本草纲目》中记载:“芳香可解表、安神、开窍以及调节情志等。”朱艳冰亲身体会到了和香的魅力与好处。她表示,希望通过跟随师父学习,做好和香技艺的传承与弘扬,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这一传统非遗文化。


结语

这场拜师仪式以和香为轴,勾勒出非遗传承的多元生态。正如琚翠薇老师所言:“非遗传承从不是独奏,而是琴澳共融、中西对话的交响乐章。希望各位传承人可以肩负起非遗传承的使命与责任,立足大湾区,发挥自身优势,做非遗和香文化的传播者和非遗故事的讲述者。”随着和香非遗体验基地的启用,琚翠薇老师也将和她的弟子们一起,以更开放的胸襟书写“以香载道,美美与共”的湾区新篇!


  • 收藏
  • 赞同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回复|注册

再写20字评论更容易被回复
发布评论
广告

2024 传感器传家网 粤ICP备10082760号
公司名称:深圳传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邮箱:sensorexpert@sensorexpert.com.cn

您确定采纳此回答并关闭问题?